遭遇不可抗力至盈利困難,並沒有讓經營者動搖堅守實體的信心。焦擎就樂觀地告訴記者,實際上,開業後每日忙於應對如織的客流,根本沒有時間靜下來思考未來,現在正給了他們機會。在他的設想中,外界看來已經「中國最高」的朵雲書院還可以做得更好。特別是這次線上渠道的拓展累積了更多顧客資源。還有店裡的餐飲業亦有提升空間。同時,內地的書店也還將進一步拓展與國際同行的合作。如朵雲書院已經開闢了倫敦書評書店合作專區,精選來自倫敦的英文版新書,並同步向倫敦推出內地的暢銷書籍。未來,這樣的合作方還將增加。實體書店聯盟「書萌」創始人孫謙亦在公眾號中寫道,未來的書店,如果要盈利需要由原來的只賣圖書、文創和咖啡這些有形產品拓展到課程、知識、服務等無形產品上來。還有值得關注的是,僅在上海地區,就有數家新的實體書店宣佈即將在本年度新開。如「大隱書局」就計劃推出滬上第一家以海派文化為主題的實體書店,面積達600多平方米。去年底剛剛推出內地首家詩歌主題書店的朵雲書院也已經確定將推出「戲劇店」,邀請知名設計師呂永中設計,上下四層、佔地約1,400平方米,側重展示文學、戲劇、音樂、電影等題材書籍,預計全年將舉辦上百場文藝閱讀活動。
不久前,美國民間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公佈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當被問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危險是什麼?」時,絕大多數參與調查的美國人選擇了「不平等」,而不是宗教仇視、核武器或者環境污染。200多年前,「人皆生而平等」被一群理想主義者寫入法令、寫入宣言,而兩個世紀過去,人們無奈地發現,美好理想依然遙不可及,甚至漸行漸遠。2016年,韓國作家趙南柱出版了《82年生的金智英》,引起閱讀熱潮。書中的故事,恰恰戳中當下人們對於「不平等」的隱憂,也洩露出女性對於自我、人生的隱秘憂愁。而在帕蒂史密斯(PattiSmith)的傳記《只是孩子》(JustKids)中,這些憂愁的詢問又似乎有了某種答案。文:李夢2016年,當《82年生的金智英》初出版時,38歲的作者趙南柱和她的編輯一定沒有想到,這本頁數不多、角色不多、劇情遠稱不上跌宕離奇的小說,竟然一年賣出超過100萬冊(原本預計銷量只有8,000冊),還登上2017年韓國小說暢銷榜第一名。書中講述生活與名字一樣平凡無奇的女子金智英,婚後辭去工作相夫教子,卻不得不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以及來自家庭與社會的種種壓力,忍受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醫生不理解她,問她家中明明有洗衣機和洗碗機,為何手腕還會疼痛;丈夫不理解她,問她家庭主婦的日子明明安閒,為何又動了外出工作的心思;連街上的陌生人也不理解甚至嘲弄她,當她盡力安撫忽然在咖啡館中哭鬧的女兒時,身旁的上班族竟嘲笑她是「媽蟲」(用來貶低在公共場合無法管教大聲哭鬧子女的母親),害得金智英憤憤間又失手打翻了咖啡......如果從文學評論或文本分析的角度看,《82年生的金智英》過於平鋪直敘,缺乏引人入勝的戲劇衝突,並不算一部出色的作品,甚至也不是趙南柱本人寫得最好的作品(她此前的兩部長篇小說《傾聽》以及《為了高馬那智》在情節鋪排上均勝於此作),卻意外引起韓國以及海外國家和地區的閱讀熱潮,或許正如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的那樣,書裡的故事,正正戳中當下人們對於「不平等」的隱憂。這種不平等,由性別起,以資源分配牽引,延至家庭、職場、教育與醫療等領域,幾乎無可躲避。「我們都是金智英。」去年底,根據這部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上映,中國內地與台灣的出版社亦推出該書的中文簡體與繁體版本。更多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分享韓國普通女子金智英的平凡故事,並從中找到共鳴。有人認為應該與男友或丈夫一同閱讀此書並觀看電影,也有人忍不住回應以擔憂:如果伴侶一同看書或觀影之後,吵架甚至分手怎麼辦?然後,眾人沉默。恐怕連作者本人也不知道「怎麼辦」,不然,她不會留一個開敞的結尾給讀者。小說最末,精神恍惚的金智英終於在丈夫的勸說下,開始接受心理治療。患上心理疾病的那些日子,她時常地變成另一個人,模仿那人的神情和語氣講話卻不自知。那個人可能是她重男輕女的奶奶,是為了供養弟弟上學而外出辛勞打工的母親,或是因為難產而離世的朋友,正應和作者寫在後記中的那句話:「其實,我們都是金智英。」韓國當紅明星孔劉與鄭有美共同主演的《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後,韓國電影評分網站NaverMovie上的評分,呈現出意味深長的兩極化樣態:評分觀眾中,女性佔七成,打出高分;剩下的三成男性,給出極低的分。據說,鄭有美確認接演金智英一角後,曾在Instagram收到數千條攻訐與抨擊的留言。這種在他國近乎天方夜譚的事情,真實發生在今天的韓國,可見「反女權」甚至「厭女文化」對於韓國社會的影響至深,這其中固然有東亞傳統對於女性成長久已有之的固限,也與韓國父權當道的保守世情不無關聯。當#Metoo浪潮席捲全球的時候,當男性即便違心也要「政治正確」地表態支持兩性平權時,根據韓國2018年的一份民調,近八成年齡介乎20至29歲的男人,竟然毫不避諱地表示自己是女權的反對者。如此社會景狀下,韓國家庭主婦在外被嘲笑「媽蟲」,恐怕不敢像電影中那樣起身反駁,而只會像小說中那樣默默回家垂淚。與幾乎同期上映的《婚姻故事》相比,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儘管同樣講述婚戀中的兩性不平等(女性為家庭放棄工作機會與個人發展,伴侶卻渾然不覺),基調卻壓抑隱忍得多。如果說《婚姻故事》中的女主角妮可在忍無可忍時仍能與分居的前夫大吵一架來發洩心中的怨懟和憤怒,金智英則沒有這樣的勇氣,甚至連生氣都是小心翼翼的。她的不滿恐怕只能在她「扮演」其他人的時候,借他人之口才能暢快講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來源的金智英,只能順從,佯裝樂觀,不可抱怨。好的「平等」是什麼模樣?這讓我想到最近在讀的另一本書--帕蒂史密斯(PattiSmith)的傳記《只是孩子》(JustKids)。這書寫了二十年,從好友兼愛人、美國知名攝影師梅普爾索普(RobertMapplethorpe)於1989年去世時開始醞釀,到2010年終於面世,回顧這位「龐克教母」顛沛、曲折卻豐盈的一生。她曾為追求藝術夢想而隻身前往紐約,她曾窮困潦倒而在公園或街邊露宿,她曾隱居多年又再出山,她曾擁有又失去愛情,她在追求藝術、表達自我的道路上一直前行......這是一本藝術家的傳記,卻又不僅僅關乎藝術。帕蒂史密斯在書中回憶、書寫並憧憬的,關乎愛情、友情,牽涉家庭、工作與夢想,是女性終其一生需要探求並思考的命題。金智英們渴望找到的答案,帕蒂那裡有。「一有閒錢,我就會跑到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我對(安迪華荷的)罐頭沒什麼感覺,更喜歡對時代有所改觀」,「我所追尋的是一個可以並肩創作的愛人和朋友,是忠誠,以及自由」......與《82年生的金智英》書中女主角的隱忍與退讓不同,《只是孩子》中的帕蒂史密斯自信、坦蕩,即便身處逆境中,仍不改樂觀真純本色。她從來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從來不在乎俗世目光,也一直在嘗試、在探索如何抵達理想的彼岸。或許,讀畢《82年生的金智英》後的我們,可暫且按下唏噓,去《只是孩子》裡面找一些勇氣與豁達,再轉身回來,與生活中的不如意繼續纏鬥。金智英在咖啡館中失手打翻咖啡而招來責罵,是全書的轉捩點,從那時起,她開始正視自己不如意的生活,並尋求改變。《紐約客》雜誌今年初的一篇特寫文章《平等的謎題》(TheEqualityConundrum)中,作者開篇即問:我們都同意「不平等」是不好的事情。那麼,好的「平等」究竟是什麼模樣?這問題牽引出諸多關乎兩性,關乎金錢、權利以及「平均主義」的追問。即便我們知道完美的平等永不存在,知道找尋平等的路上總會經歷風雨甚至不免要或多或少地依賴「運氣」,但當咖啡館的杯子打翻之後,我們別無選擇。
煦濬ㄩ 奀捅厙
郬韓蛁聊忑珜ㄛ濂岈夤舷埜鋿膘瘓玴炒疣臍瓬停裒卅腎部ㄛ桯尨賸塘濂挕ん蚾掘极炵趙膘扢腔傖彆ㄛ珆尨堤塘蹕佴諾毞濂淏楷桯傖峈珨盓峎誘む弊模瞳祔腔笭猁濂岈薯講﹝曾淵滄博士區議會選舉過後,香港社會動亂的確少了。12月8日,反對派聲稱有80萬人參與遊行,而警方說有18萬人,過程大致和平,沒有汽油彈與催淚彈。過去幾天有零星的示威,阻礙交通的行動,但是參與者已經很少,部分阻礙交通的黑衣人更被警方當場拘捕。過去一段時間,不少人都認為香港的社會動亂背後有外國勢力參與,許多人相信所謂的外國勢力就是美國利用香港作為中美貿易談判的棋子。現在,金融市場傳出中美貿易談判就快達成協議的消息,果真如此,香港這枚棋子也沒有用了。也許,這也是香港社會氣氛緩和的原因之一。中美貿易談判真能達成協議對香港與全世界都很重要。無可諱言,中美貿易戰是中國經濟近年放緩的原因之一,香港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自然深受影響。而且,大量香港廠商在內地投資,出口對象就是美國,這些港商過去一年多已經深受中美貿易戰之苦。不久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簽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不少人擔心會影響香港的經濟。實際上,這個法案的最終執行者是美國總統,而不是參眾兩院,隨茪互關係的和緩,相信這個法案將成為備而不用的法案。很多年前,當時中國還沒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需要一年一度得到美國政府批准才能獲得最優惠貿易國的待遇。1990年及之後的數年,美國國會每年都激辯這個課題,國會傾向不支持,但是最終總統年年都批准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地位。在美國,國會議員善於做政治表演,總統則考慮美國的整體利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情況也一樣,一邊是國會議員的政治表演,另一邊是總統的利益衡量。因此,中美關係改善也意味荂m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只會是一個備而不用的法案。美國如果真的與中國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估計中國內地會開放金融市場,應該不會只向美資金融機構開放,而是全面開放給所有境外的金融機構,這對香港是非常有利的事。黃國恩執業律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洗黑錢是嚴重的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罰款港幣500萬元及監禁14年。近日香港警方搗破一個洗黑錢集團並拘捕3男1女,凍結銀行戶口存款高達7,000萬元,警方懷疑該集團與一個網上平台「星火同盟」接受公眾捐款以支援示威或暴力活動有關,包括為被捕人士提供法律援助,支付律師費等。警方完全是依法辦事,認為此個案現金流的模式與慣常洗黑錢活動十分相似,在有充分表面證據下作出調查及拘捕行動十分恰當。簡而言之,洗黑錢就是把犯罪(例如販毒、打劫、貪污等罪行)得來的金錢,經銀行系統轉來轉去將之漂白,使別人無法得知該筆錢最初是犯法得來的。在香港針對打擊洗黑錢及恐怖分子籌集資金的法例主要有:《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販毒(追討得益)條例》、《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等法例,其中《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第25(1)條規定,任何人處理已知道或相信為代表可公訴罪行的得益的財產,即屬犯罪,這項罪行一般稱為洗黑錢罪。銀行關閉有關戶口做法合法合理要證明這項罪行,控方不需證明有關財產的確是代表可公訴罪行的得益,也不需指明有關公訴罪行為何。在涉及經銀行戶口洗黑錢的情況下,控方只需證明:(1)被告人曾處理其戶口內的款項,及(2)被告人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相信,戶口內的款項是可公訴罪行的得益便可。在HKSARvWongChorWoCACC314/2006一案中,法庭的觀點相當清晰:「在正常情況下,任何人如果容許另一人使用其銀行戶口提存資金,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必然的推論是,銀行戶口持有人有合理理由相信流經其戶口的資金代表可公訴罪行的得益。」因此辯方必須提出證據證明他戶口內存款是合法得來的,否則便有可能入罪。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十分重視打擊洗黑錢活動,亦有一套嚴謹的程序監控在金融機構發生的洗黑錢活動。今次警方搗破這個集團正是這個機制發生作用。就這個個案而言,一個以「星火同盟」為名的平台在網上籌集資金以支援暴亂中被捕人士,利用一間有限公司收取捐款,涉案的有限公司開立數年但並無報稅,亦無實質業務,疑為空殼公司,銀行發現涉案公司戶口過去數年甚少戶口活動,但近月則有大量現金流,而且是用作非商業用途,現竟有7,000萬存款,多數存款來歷不明,而涉及的「星火同盟」本身亦無公司或社團註冊,相當可疑,銀行遂關閉有關戶口。另外,依香港相關法例規定,任何人如知道或懷疑任何財產屬販毒或罪行的得益,或屬恐怖分子所有;或曾在與販毒、罪行或恐怖主義行為有關的情況下使用;或擬在與販毒、罪行或恐怖主義行為有關的情況下使用,他╱她必須盡快將其所知悉或感到懷疑的交易內容,向特區聯合財富情報組(由警方及海關組成,主要負責反洗黑錢調查工作)報告,如有足夠證據警方會展開調查。銀行是有法律責任防止洗黑錢或協助恐怖活動的資金來源,向當局舉報可疑個案,銀行做法完全合法合理。而警方亦是完全依法辦事,認為此個案現金流的模式與慣常洗黑錢活動十分相似,在有充分表面證據下作出調查及拘捕行動十分恰當。除了調查洗黑錢外,警方也應調查被告有否以資金資助暴徒購買暴動物資、爆炸品或其他武器等可能涉及恐怖活動融資行為,又或挪用捐款欺詐或盜竊捐款等其他可能涉及的罪行。警方應依法徹查切斷暴徒資金鏈一如所料,事件曝光後,泛暴派馬上跳出來企圖混淆視聽,指警方抹黑誣陷,高呼什么「眾籌無罪」,甚至相關舉報的銀行職員亦被起底,可見這些「黃絲」一貫立場是對自己有利的就要求法治,否則就無法無天,視法律如茠哄A恃惡橫行。香港人應該醒覺,支持警方嚴正執法,維護香港法治,否則自食惡果的將會是自己。其實不單止這個「星火同盟」,近年香港很多政治活動,特別是這次修例風波引發的暴動,都以眾籌方式並以支持民主自由、支持義士(暴徒)為幌子籌集資金,而很多時又會在很短時間內籌得大筆資金,十分可疑,當中有否涉及洗黑錢活動,或欺詐群眾騙取金錢,警方都應依法進行調查,打擊洗黑錢活動之餘,也可切斷暴徒的資金鏈,沒有了幕後龐大資金的支持,什麼非法活動也很難再維持下去,持續多月的暴動,也可慢慢偃旗息鼓,讓香港盡快回復平靜。今次警方拘捕行動,值得稱讚。盧文端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習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發表的重要講話,既是對澳門「一國兩制」實踐成功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中央對「一國兩制」規律性認識進一步深化的具體體現,不僅為澳門發展勾畫了新願景,指引新征程,而且對推動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澳門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為香港提供了重要啟示。香港要借鑒澳門經驗,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重視維護國家安全,加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致力經濟民生,促進和諧穩定,推動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爬坡過坎、行穩致遠!習主席今次澳門之行,最受關注的重頭戲,就是昨天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的主旨講話。這篇講話最值得重視的內容,就是總結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四點重要經驗,並對澳門社會提出的四點希望。「一國兩制」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習主席從三方面描述了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所譜寫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華彩篇章:一是以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為基礎的憲制秩序牢固確立,治理體系日益完善;二是經濟實現跨越發展,居民生活持續改善;三是社會保持穩定和諧,多元文化交相輝映。在此基礎上,習主席總結了四點經驗:始終堅定「一國兩制」制度自信、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兩制」正確方向、始終強化「一國兩制」使命擔當、始終築牢「一國兩制」社會政治基礎。習主席還提出了四點希望:堅持與時俱進,進一步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水平;堅持開拓創新,進一步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包容共濟,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自香港發生嚴重的反修例暴亂以來,外界出現了質疑「一國兩制」是否行得通的聲音。從習主席的講話中可以看到,澳門實施「一國兩制」20年來,開創了澳門歷史上最好的發展局面,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充分彰顯了「一國兩制」制度的優越性和生命力,說明鄧小平等老一輩領導人提出「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是正確的,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習主席的講話,顯示了中央對「一國兩制」堅定的制度自信和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強大意志,進一步增強了港澳同胞、全國人民和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前景的信心。澳門四點經驗是帶有普遍性的規律和原則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把「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作為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所具備的13個顯著優勢之一,充分印證了「一國兩制」在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中的特殊重要地位。習主席的澳門講話,是中央穩妥應對「一國兩制」實踐中各種複雜局勢寶貴經驗和成果的深刻總結,體現了中央對「一國兩制」規律性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對「一國兩制」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對推進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香港與澳門雖然情況有所不同,但都需遵循「一國兩制」實踐的一些基本規律和原則。習主席總結的澳門四點經驗,就是「一國兩制」實踐中帶有普遍性的規律和原則;習主席強調絕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干預香港、澳門事務,更是具有強烈針對性。香港要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就必須堅定制度自信、把握正確方向、強化使命擔當、築牢社會政治基礎;要記住這5句話: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堅定不移守護法治,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也要堅決抵制外部勢力干預。香港應該借鑒澳門的成功經驗,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重視維護國家安全,加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發揚理性包容傳統,積極推動開展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國情教育、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教育,特別是要讓「國家意識、愛國精神」在青年一代中薪火相傳。香港一定能夠止暴制亂重回安寧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雖然面對極大的困難,但習主席的講話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增強了我們的信心。我們要繼續堅定支持林鄭特首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堅定支持警隊和司法機關嚴正執法、公正司法。我們堅信,有中央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有香港各界人士的攜手努力,香港一定能夠止暴制亂,恢復秩序,重回安寧,東方之珠一定能夠煥發出新的璀璨光彩!
顧敏康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電台(「港台」)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屬於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一個部門。港台每年花費十億公帑,但其所作所為不僅違背職業道德和社會信用,而且挑戰「一國兩制」和國家主權底線,必須嚴肅處理。這世上沒有一個政府會允許一個自己經營的電台、拿茪蔗恭h反對自己,這種虧本的買賣不僅對政府不利,更是浪費納稅人的金錢。香港的法律保障私營的廣播機構享受編輯自主和廣泛的新聞自由。但是,港台作為政府主管的公共廣播機構,其定位應該是十分清晰的,那就是作為政府的宣傳機構,其主要功能是宣傳政府的政策、製作服務政府政策的教育及資訊節目。所以,港台的新聞自由應該不是絕對的,為了公共利益,其編輯內容理應受到政府的規管。如果港台的工作人員希望享受充分的新聞自由和編輯自主,就應該去私營的廣播機構工作。當然,即使是私營的廣播機構,也必須依法行使新聞自由和編輯自由,也不是可以任意妄為的。港台定位錯誤事實上,港台作為政府的宣傳機構,並沒有發揮正能量的功能,而是打荂u編輯自主」、「言論自由」的旗號,不僅不執行公營電台宣傳政府政策的應有職責,而且經常傳播帶有偏見、謾罵和反對政府的節目。誠如有媒體揭露:前年回歸二十周年,連續三輯的「回歸廿周年」系列,以「說好的『一國兩制』」為題,極其露骨地貶低回歸歷史,通過採訪極端立場者去散佈質疑「一國兩制」的立場。兩個月前,港台放大反《國歌法》立場,編輯負面專輯。近期更屢屢播出反中亂港、美化暴動的節目。如10月4日的《頭條新聞》,把國慶日稱為「國殤」和「港殤」,把暴徒撒溪錢惡行說成是「緬懷革命先烈」;10月11日的《頭條新聞》,藉美國NBA火箭隊經理莫雷發表支持暴動言論、引起內地民眾激烈反應一事,借題反中,惡毒攻擊中央政府;港台第二台10月11日的《騷動音樂》主持人播「港獨」歌曲《願榮光歸香港》。難怪香港資深傳媒人員聯誼會早前發起聯署,獲355名傳媒人支持,致函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促請當局下達指令,取締將矛頭指向中央、以反對特區政府為目的的港台節目。如果政府繼續讓港台打荂u編輯自主」、「言論自由」的旗號反政府,這不僅得不償失,而且等於放棄輿論主導權,未能及時澄清那些充滿偏見的虛假消息。因此,港府要撥亂反正,就應該重新思考港台的角色定位問題。政府如果要保有港台,就必須改變港台現行領導班子和運作模式。當然,這樣做肯定會引來反對派的攻擊,甚至會被人批評違反基本法保障的言論自由。但是,這種批評是經不起反駁的。香港是一個言論自由得到保障的地方,政府規管自己經營的電台合情合理,也並沒有排斥私營廣播機構扮演監察政府的功能。以「添馬台」取代港台目前,在如何處理港台的問題上還有其他不同的建議。有人提議將港台私有化,仿效政府將港鐵公司私有化的做法,甚至將港台上市;有人建議港台應獨立運作,脫離公務員架構;有人甚至認為索性解散港台。權衡之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港台私有化或者解散之,政府完全可以另闢蹊徑,重新設立一個電台,幫助宣傳政府政策、宣揚法治,協助理順及推行政府政策。應該說,香港反修例事件持續近7個月,政府已經認識到了自己在文宣工作方面的不足,並在facebook開設了一個叫「添馬台(TamarTalk)」的社群,專門提供有關近日香港社會事件的資料,以正視聽。「添馬台」的原意是為了闢謠和澄清有關錯誤事實,其實是一個好的開端。政府完全可以在「添馬台」的基礎上打造一個新的公共廣播機構,認真做好政府的文宣工作。王國強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榮譽主席兼首席會長國家主席習近平蒞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習主席表示:「澳門回歸20年來取得的成就和進步令人自豪,祖國人民和中央政府也都感到自豪,澳門認真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取得的經驗和具有的特色值得總結」。澳門回歸20年取得的成就,是「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的結果,當中有五點值得總結借鑑:一是「一國兩制」方針在澳門得到高度尊重、準確理解和充分落實。二是維護國家安全與高度自治有機結合,建立完善的國安法律和機制。三是愛國愛澳能量得到長足的壯大和發展。四是愛國教育得到全面落實,在澳門樹立牢固的愛國思想。五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有為地解決各種民生矛盾。雖然港澳背景、情況大為不同,但澳門這五點經驗同樣值得香港借鑑。習主席在接見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時表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穩健施政、務實有為,無論是維護國家安全、保持社會穩定,還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民生改善,以及深化同內地的交流合作、擴大對外交往等,都取得了許多新的成績,鞏固和發展了澳門繁榮穩定的良好局面」,高度肯定了澳門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工作成果,亦揭示了澳門的成功之道以及值得總結的經驗。全面準確理解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回歸祖國20年來,澳門取得的斐然成績,與「一國兩制」方針在澳門得到高度尊重、準確理解和充分落實密不可分。全面準確理解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首要認清「一國兩制」的「根」和「本」,擺正「一國」與「兩制」的關係,正確認識中央與特別行政區的權力分際。澳門回歸以來,中央全面管治權有效行使,特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得到充分保障,這為正確處理中央權力與特區權力間的關係樹立了典範。澳門社會各界亦高度認同「一國兩制」方針,尊重中央權力,連澳門反對派立法會議員高天賜日前接受訪問時,也承認全靠中央在多方面作出實際支持,澳門才可以有今天如此的社會及經濟發展。「一國兩制」要成功落實,既要充分保障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也要顧及高度自治。澳門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積極有為,做了大量工作,在2009年,立法會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法》,落實了基本法第23條的憲制責任。2016年,澳門主動修訂立法會選舉制度,增加「防獨」條款。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17年將國歌法列入澳門基本法附件三,澳門很快就相應修改了《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和保護》本地法律,確保國歌法各項規定在澳門得到貫徹實施。2018年,澳門更成立以行政長官任主席的澳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這些舉措形成了捍衛國家及澳門本土安全和發展利益,為澳門奠下穩固的發展保障。澳門在回歸之前,已經有濃厚的愛國愛澳傳統,回歸後特區政府更大力推動愛國教育,根據澳門的行政法規,所有本地學制學校的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必須「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理解其基本含義,會唱國歌」,幾乎所有校園在周一早上都會舉行升旗儀式,中小學的品德與公民科教科書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審核,大學更要必修憲法及基本法。此外,澳門政府也高度重視教師的國情教育,每年為8,000多名教職員工提供24萬小時的培訓時數。澳門愛國教育成果顯著,根據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和澳門青年研究協會在去年的調查,有七成受訪中學生認為,中國人身份對自己來說是很重要,是自2011年以來的新高。同時,有八成半受訪者認同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解決民生矛盾澳門愛國愛澳力量一直佔據社會主流。澳門立法會目前有33席,愛國愛澳力量佔壓倒性的29席。回歸20年來,澳門主要民間社團共組織6,800多批團組、20多萬人次赴內地參觀,加深對國家歷史和發展的了解。愛國愛澳力量在澳門不斷壯大,成為主流,為特區政府有效施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國家發展一日千里,面積及經濟總量皆小的澳門,充分理解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抓住機遇、坐好順風車的重要性。2003年出台的《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到今年頒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兩者都在澳門社會引起熱烈討論,進而建言獻策、抓緊落實。回歸時總面積僅有平方公里的澳門,更主動向中央申請拓展地理空間。2009年,國務院通過橫琴發展規劃,分配面積比澳門大三倍的部分橫琴土地予澳門發展教育及醫療,4年後,澳門第一學府澳門大學遷入橫琴。2015年,國務院更同意撥出85平方公里水域予澳門特區管理,澳門面積擴展數倍,有利解決土地不足及樓價高昂等問題,為特區政府切實紓解民生矛盾提供支持。陔倰儕煌孍蔥疋玥媓閤壧蠍桵皮寋肢硒薊磁釬桵薯講燭祥羲價掛釬桵等啋腔盓傅﹝香港文匯報訊(記者劉蕊鄭州報道)2020年3月7日,是柏楊先生百年誕辰,人民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了36卷本的白話版《柏楊版資治通鑒》。《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著作,與《史記》並稱「史學雙璧」,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歷時19年完成。記錄了春秋戰國至宋朝建立之前,總共1362年歷史發展的軌跡。由於《資治通鑒》為文言文,現代人閱讀有諸多不便,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柏楊用獨特的語言,將全書翻譯為白話文,將舊時帝王之「借鑒」,轉化為現代百姓的「明鏡」,成為當下讀者掌握歷史規律,釐清混沌時局,看清未來道路的最佳讀本。在出版時,人民文學出版社按荌禤a地圖出版標準,在原有歷史地圖基礎上,重新補繪了今天的中國疆域邊界,這是《柏楊版資治通鑒》歷史地圖表達更規範、更準確的權威版本。《柏楊版資治通鑒》隨書附送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精心梳理製作的時空地圖,使讀者可以觀其大略,一張地圖全景式地看懂《柏楊版資治通鑒》講述的中國1362年歷史的發展脈絡,以及重要節點發生的事件。同時,隨書還附送一個《柏楊版資治通鑒》書目版鼠標墊,展示了時間之輪一環一環地前進--歷史是如何因果相續,是非成敗,一目瞭然。為了紀念這位在華人讀者中擁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人民文學出版社還特別邀請各方嘉賓,舉辦一系列網絡直播活動,希望從多個方面給讀者介紹柏楊先生的生平和文化成就。直播活動中,中國現代文學館原副館長周明老師講述「我與柏楊二三事」,分享他與柏楊先生二十多年的友誼;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曉明教授談「柏楊雜文的文化意義」;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李凱就《柏楊版資治通鑒》的出版,與司馬光、柏楊進行一次:「跨越千年、百年和當代的對話」,以史為鑒,講述讀歷史對當代人的啟示和作用。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至2008年4月29日逝世,柏楊先生筆耕半個世紀,為讀者留下了作品計百餘部,成就非凡。《柏楊版資治通鑒》被譽為最有價值和最暢銷的一部書,《中國人史綱》被列為對社會有影響力的書,《醜陋的中國人》則在當代華人世界中流傳最為廣泛。從2005年開始,人民文學出版社與柏楊先生合作,陸續出版了包括《醜陋的中國人》、《柏楊全集》、《中國人史綱》、《中國人史綱青少年版》在內的一系列作品,是柏楊先生的原創性論著第一次最完整地在中國大陸集中推出,深受廣大讀者朋友的喜歡。
笚隴著迻恅媢2021-02-27
霾嶺ㄩ郭中行資深評論員過去半年,警隊盡忠職守、日以繼夜、流汗流血止暴制亂,維護法治的付出有目共睹。政府正向立法會申請警隊的超時工作津貼,縱暴派政客揚言,會用盡一切方法阻止;多名借暴亂上位的候任區議員則表示,上任後會先提出動議,要求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追究警暴問題。在修例暴亂中,警隊一直站在維護法紀、捍衛秩序的最前線,忠誠執勤,無所畏懼,面對暴徒不斷升級的暴力,「獨狼式」的恐怖襲擊,警隊寸步不讓,將暴徒一次又一次的攪局、騷亂平定。香港這一支訓練有素、專業高效的警隊,已經成為暴徒及幕後大台奪權的最大障礙。因此,打垮警隊便成為縱暴派當前的首要目標。暴徒其中一個打擊警隊的手段,就是通過海量的網上假新聞、假消息、假短片,無日無之詆毀警隊。現在網上發佈假新聞、假消息極為方便,一條毫無根據的假新聞,一個假賬戶,一班別有用心的網民,就可以炒作成熱點話題,在網上迅速散播,之後再「出口轉內銷」,讓《蘋果日報》將假新聞當真新聞報道,一條假新聞便「製作完成」,成為暴徒打擊警隊的主要武器。造謠造假中傷警隊這些假新聞來來去去幾個主題:一是造謠造假,利用所謂「知情人士」、「消息人士」,繪聲繪影地「製造」出聳人聽聞的假新聞。例如太子站所謂打死人事件,完全是沒有任何根據,但一個民主黨社區主任的帖子,引用「知情人士」幾句話,就杜撰出所謂太子站殺死人事件,之後更在太子站外設置連死者姓名都沒有的靈堂,上演大量的暴力衝突。但隨6名「死者」日前接受媒體採訪,大話終被揭穿。再如所謂「新屋嶺輪姦案」、「警署輪姦案」、「警員在街上亂槍掃射」等假新聞,在網上大量傳播,三人成虎、日日「洗腦」之下,令不少市民對這些荒謬絕倫的指控信以為真。二是倒果為因,將所有責任都推向警員。例如近日炒作的所謂催淚彈後遺症。警隊用的催淚彈符合國際要求,這些催淚彈英國在用、美國在用、法國也在用,有何問題?有人故意將矛頭指向警隊使用催淚彈,卻不講為什麼要用催淚彈。首先,催淚彈是在暴亂中作驅散暴徒的最低程度武器,是防暴的基本配置,如果要求警隊不用催淚彈,是否要求警方採用更高級別的武器驅散。更重要的是,沒有暴亂、沒有破壞、沒有違法行為,警方就不會用催淚彈,這是十分簡單的道理。如果和平遊行集會,警隊採用武力阻止,才構成所謂「警暴」的指控。但現在是先有暴亂,先有違法行動,警方三令五申後才進行驅散,發射催淚彈的責任完全在暴徒身上,始作俑者是暴徒而不是警隊。一些新聞片段,故意將前因後果刪除,只播出警員發射催淚彈的一幕,這種故意剪輯、編輯的新聞,同樣是假新聞,目的也是為了誤導市民、中傷警隊。三是乾脆用假圖、假影片栽贓嫁禍警員,包括用其他國家的片段,指控片中施暴者是香港警員;找來以往示威者受傷的照片,指是警員打傷,以至有高登的「文宣組」,毫無底線地以法國一套描述強姦情節的電影,指控片中施暴者就是香港警察。這種造假已經沒有底線。立法打擊假新聞在這半年間,假新聞、假消息層出不窮,肆無忌憚地中傷、妖魔化警隊。去年民調顯示,有84%受訪者對警隊表示信任;但到當下,竟然有4成市民在民調中給予警隊0分。香港警察由「亞洲第一」,忽然就變成很多人口中的「黑警」,是警隊變了嗎?當然不是,警員還是以往的警員,警隊專業克制,始終如一,但別有用心者通過大量的假新聞、假文宣,對警隊聲譽造成沉重打擊,這4成給予警隊0分的人,毫無疑問就是受到假文宣的誤導,才作出極端評分。不少國家已訂立規管假新聞的法律,例如法國的《新聞自由法》就是反假新聞的主要法律,防止仇恨言論和假新聞,禁止種族誹謗與煽動種族仇恨的言論;新加坡今年更立法打擊假新聞,授予官員權力去判斷、封鎖和移除網上假消息。在新加坡《反網上假消息及操弄保護法》下,發佈所謂「違反公共利益」假新聞,會被監禁最高5年及罰款最多約284萬港元,透過假賬戶或自動程式發佈假新聞,更可罰款超過500萬港元和最高監禁10年。假新聞對社會的禍害愈來愈大,對暴亂推波助瀾,香港也應研究立法打擊假新聞,警方對於一些媒體的抹黑造謠報道,不但要主動澄清,更應循法律手段追究,以免出現「當真相在穿幫的時候,謊言已經跑遍了全城」的荒謬現象。
馮煒光本文刊出之時,正值年底,2019年將盡,2020年將至。先在此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並誠摯希望明年相對今年會更好,止暴制亂有成效,香港能盡快回復安寧。歲末之際,看到一個好兆頭,教育局終於動起來了。教育局長楊潤雄接受內地媒體《上觀新聞》專訪,被問到若要求學校對教師進行調查,學校卻不配合,甚至校長也支持教師行為,局方如何應對時,楊局長表示,若教育局認為校長已不能勝任,可以取消其校長資格。若教育局真的能說到做到,這是特區政府在教育界「掃黃」的第一步,雖然只是一小步。然而當教育局長只是按法例說話時,教協便即時跳起來了,說局長「威嚇」教育界。筆者很納悶,難道教協作為專業教師工會,要縱容教師發表暴力或仇警言論?教師不是應該春風化雨,引導學生向善嗎?一些教師發表「黑警死全家」,又說「希望警察的孩子長不大」等仇恨言論,這是專業教師所應為嗎?教育局對這些煽動仇恨的言論,依法嚴肅跟進,有何問題?教師對學生影鄐j,理應謹言慎行,教師發表仇恨言論,不管是公開或私下發表,都是不符教師專業形象的,絕不能以「言論自由」作擋箭牌。不管是教師抑或校長,只要是縱容或發表仇恨言論的,甚或鼓動學生以「了解」為名去參與暴動,教育局都有責任嚴肅跟進。至於說「恐嚇」,黑暴「私了」異見者,四處「裝修」黑暴不喜歡的企業,令正在美心酒樓喝茶的茶客慌忙走避,令香港人不敢公開表達其政見,令保護國旗的人被毆打,令唱國歌的人要集中在一起,並要以「快閃」方式才能安全離開,那才是真正的恐嚇。但教協有公開譴責過這些行為嗎?對於較毒品更貽害學生的「港獨」,教協又有否公開譴責過?過去半年的香港,到底是誰在恐嚇?這不是明擺茠漕さ窷隉H!
燠岍閉2021-02-27 21:12:56
遭遇不可抗力至盈利困難,並沒有讓經營者動搖堅守實體的信心。焦擎就樂觀地告訴記者,實際上,開業後每日忙於應對如織的客流,根本沒有時間靜下來思考未來,現在正給了他們機會。在他的設想中,外界看來已經「中國最高」的朵雲書院還可以做得更好。特別是這次線上渠道的拓展累積了更多顧客資源。還有店裡的餐飲業亦有提升空間。同時,內地的書店也還將進一步拓展與國際同行的合作。如朵雲書院已經開闢了倫敦書評書店合作專區,精選來自倫敦的英文版新書,並同步向倫敦推出內地的暢銷書籍。未來,這樣的合作方還將增加。實體書店聯盟「書萌」創始人孫謙亦在公眾號中寫道,未來的書店,如果要盈利需要由原來的只賣圖書、文創和咖啡這些有形產品拓展到課程、知識、服務等無形產品上來。還有值得關注的是,僅在上海地區,就有數家新的實體書店宣佈即將在本年度新開。如「大隱書局」就計劃推出滬上第一家以海派文化為主題的實體書店,面積達600多平方米。去年底剛剛推出內地首家詩歌主題書店的朵雲書院也已經確定將推出「戲劇店」,邀請知名設計師呂永中設計,上下四層、佔地約1,400平方米,側重展示文學、戲劇、音樂、電影等題材書籍,預計全年將舉辦上百場文藝閱讀活動。
笢痔妢2021-02-27 21:12:56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商務印書館免費開放1,300餘種電子書資源和「漢譯名著名家視頻導讀」26種共125集視頻,用知識服務社會。據介紹,商務印書館早在20世紀初便出版《原富》、《天演論》等影響至今的代表性著作。20世紀50年代後,商務印書館致力於外國哲學和社會科學經典譯介,及至1980年代,輯為「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該叢書所收著作均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涵蓋了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地理、社會學等學科領域,體現了不同時代、國家、民族的精神精華。叢書自1981年開始出版,歷時近40年,迄今已規劃19輯,總計850種,已出版17輯750種,是我國現代出版史上規模最大、最為重要的學術翻譯工程。目前,「漢譯名著名家視頻導讀」第一批已上線22位專家學者導讀26種名著,共計125集視頻,包括名家講授的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黑格爾《精神現象學》、海德格爾《哲學論稿》、亞當.斯密《國富論》等,對每部作品的作者生平、寫作背景、主要內容、核心思想及學術價值進行講解,並增加相關知識點、提煉講座精華、繪製思維導圖等,便於讀者領會名著精神。■文:新華社ㄛ詩人楊牧於3月13日辭世,享壽80歲。楊牧投入全副生命思索與鍛煉詩藝,終其一生都在朝向一首詩的完成,為台灣留下愛與哲學、浪漫與正義的永皒祧g,必將世代傳誦。楊牧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人,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英文系藝術碩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美國麻薩諸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及華盛頓大學長達30年。返台後,楊牧協助東華大學成立人文社會科學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亦曾任台灣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客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楊牧獲獎無數,曾獲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瑞典蟬獎、二等景星勳章等多項獎項。詩作與散文隨筆亦曾被譯為英、韓、德、法、日、瑞典、荷蘭等多種語文。楊牧的創作以詩、散文為主,另及於論述、翻譯。15歲起活躍於《現代詩》、《藍星》、《創世紀》、《今日新詩》等詩刊,16歲即主編《東臺日報》、《海鷗詩刊》著作等身。1960年以葉珊為筆名創作的詩集《水之湄》出版,即已奠定其詩壇地位。1972年改用筆名楊牧,更有意識地介入社會關懷與歷史探問。代表作品如自傳型散文《山風海雨》、《方向歸零》、《昔我往矣》書寫其故鄉花蓮的歷史與記憶,另有《一首詩的完成》,展現其對詩的理念思考及詩人的文學心靈。楊牧身兼詩人、散文家、翻譯家與學者等多種身份,長年來筆耕不輟,創作風格與時俱進,持續自我突破,批判精神昂揚,公認為台灣文學大家,東華大學特於前年成立「楊牧文學研究中心」。此外,楊牧另曾共同主編志文出版社新潮叢書,引進文史哲思想的傳播,並共同創辦洪範書店,為台灣文學出版之重鎮,對台灣文學界影響深遠。楊牧書房暨文學講座召集人、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許又方日前代楊牧遺孀夏盈盈發表訊息表示,「因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實不敢煩勞大家在戮力防疫之餘,猶需費心關注楊牧老師的後事,因此家屬決定暫不設置靈堂供各界弔唁,第請諒察。」夏盈盈也說,「俟疫情稍緩,楊牧老師將移靈安葬於故鄉花蓮,屆時再知會各位先進、朋友。未來也將舉辦追思音樂會或讀詩會,如蒙眷顧,再敬邀大家出席共憶老師別來遠近」。■文、圖:中央社﹝筍岆旃楷刱敘硤銩〧韍婧暽最笢郣善絳粟婓滄俴徹最笢籵陓笢剿脹恀枙ㄛ綴懂羸极勤む惆耋紨膝熬屾﹝﹝
挔藝灞2021-02-27 21:12:56
馮煒光浸大學生會會長方仲賢因為台灣不肯立「難民法」接收方同學口中的「義士」,憤而為文批評台灣領導人蔡英文吃香港反修例運動的「人血饅頭」。此事引起台方強力反彈,「引起軒然大波」(大專同學們用語),方同學旋即向台灣道歉。本來事情應告一段落。可能是台方有人認為還不夠,又或者是隨方同學赴台的「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錯判,竟然在facebook再貼一文,向台方表示感謝,並清楚點出哪些台灣組織曾幫助過他們,令人「大開眼界」。暴動物資由台運港台灣如何和香港的「反修例運動」互動,同學們毫不吝嗇地為我們娓娓道來:「香港人在6月以來的抗爭並未停止,同時台灣對香港人的支援有增無減,自6月起大力以行動支持香港運動,不論是遠道以螞蟻搬家形式運送物資來港,一夜間為港人籌募大量頭盔。」怪不得每次有黑暴衝擊,他們的頭盔都是一式一樣,看上去恍如「制服」,原來有台方「一夜間為港人籌募大量頭盔」。同學們沒有說是什麼時候的「一夜間」,但要在「一夜間」送來,看來同學們當時亟為急需頭盔。香港警方不妨排查一下。筆者奇怪的是,台灣和香港一衣帶水,究竟在「一夜間」籌募的「大量頭盔」是如何運來香港?抑或早已有台方人員在香港,然後用金錢為同學們「一夜間」去籌募?縱使有錢,供應商又會是誰呢?更令筆者大開眼界的是:同學們在這個帖文內又點出另一個台方組織: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ormasanAssociationForPublicAffairs)。這個組織,用同學們的原話說:「是我們學界代表團一直模仿的對象。」同學們更點出FAPA的「往績」。這組織「從1982年開始已經在海外連結強大的台灣人離散族群,爭取國際支援,聲援台灣。FAPA的模式實為開拓民間外交的先河。」這還不夠,同學們索性直接點出FAPA在哪方面「指導」過他們。「我們尤其感謝FAPA一直對我們的指導,令我們早前可以在美國進行有關《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游說工作。」呵呵!原來在美國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游說活動有台方身影,不單協助,而且「指導游說工作」。帖文透露的重要信息同學們這篇帖文,不論從現實政治抑或將來的歷史研究,實在十分重要:1)它清楚點出台灣如何協助(大量頭盔),而且效率奇高(一夜間)。2)它清楚點出台灣的協助力度,「香港人在六月以來的抗爭並未停止,同時台灣對香港人的支援有增無減」,是「有增無減」的力度。台灣為了香港反修例,似乎下了血本。3)它清楚點出近日港人在美國的有關《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游說工作,台方誰在作指導。4)它清楚點出台方多個團體與香港的反修例學生「多方」溝通。「同時學界代表團過去半年跟台灣多方團體一直溝通和合作,能得到它們善意的幫忙」。5)這帖文顯示了香港這幫反修例學生,「珍惜(台灣)每個組織不論大小的支援,同時期待未來的合作和交流。」這也可能因為過去6個月台方的協助是「有增無減」,故同學們珍之重之。這篇帖文告訴大家,香港的反修例運動絕不是純粹的社會運動,而是和台灣「大選」掛u,或至少是和台灣綠營掛u,同學們十分重視和台灣關係;否則同學們在香港罵人吃「人血饅頭」,簡直是家常便飯,愛罵誰便罵誰,為何要連發兩篇帖文道歉?作為一窺台灣當局在香港反修例運動的一鱗半爪,這篇帖文很有意思。筆者很想知道,同學們口中的台灣「滴水之恩」,究竟有否涉及金錢直接資助,以至有否具體落到每位同學手上。歷史告訴我們,一場政治運動,「錢的流向」十分重要。大家還記得當年黃台仰被捕時,在他家中搜出50萬港元現金(全是新簇簇的千元港幣)以及大量「偉哥」嗎?ㄛ炾輪す朓碩偉晚祭俴舷艘煆碩阨笥燴摯謗偉汜怓悵誘﹜傑庈遠噫膘扢脹①錶ㄛ勤怮埻煆碩朓偉汜怓遠噫腔操曹桶尨釔怷﹝﹝遭遇不可抗力至盈利困難,並沒有讓經營者動搖堅守實體的信心。焦擎就樂觀地告訴記者,實際上,開業後每日忙於應對如織的客流,根本沒有時間靜下來思考未來,現在正給了他們機會。在他的設想中,外界看來已經「中國最高」的朵雲書院還可以做得更好。特別是這次線上渠道的拓展累積了更多顧客資源。還有店裡的餐飲業亦有提升空間。同時,內地的書店也還將進一步拓展與國際同行的合作。如朵雲書院已經開闢了倫敦書評書店合作專區,精選來自倫敦的英文版新書,並同步向倫敦推出內地的暢銷書籍。未來,這樣的合作方還將增加。實體書店聯盟「書萌」創始人孫謙亦在公眾號中寫道,未來的書店,如果要盈利需要由原來的只賣圖書、文創和咖啡這些有形產品拓展到課程、知識、服務等無形產品上來。還有值得關注的是,僅在上海地區,就有數家新的實體書店宣佈即將在本年度新開。如「大隱書局」就計劃推出滬上第一家以海派文化為主題的實體書店,面積達600多平方米。去年底剛剛推出內地首家詩歌主題書店的朵雲書院也已經確定將推出「戲劇店」,邀請知名設計師呂永中設計,上下四層、佔地約1,400平方米,側重展示文學、戲劇、音樂、電影等題材書籍,預計全年將舉辦上百場文藝閱讀活動。﹝
苳隴荎2021-02-27 21:12:56
高佩璇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日前通過議案,要求教育局嚴肅追究縱暴教師責任,嚴懲發放煽動仇恨言論、慫恿學生參與非法集會或街頭暴力的教師,並呼籲在校生不要發放任何有關暴力或仇恨的言論。雖然這是一份遲來的議案,議案也沒有實質性的約束力,但它體現的是當前社會關注焦點,是民意的關切。教師縱暴,唆使學生參與暴亂,是暴亂遲遲無法平息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這次動亂最為慘痛的教訓。這是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自6月初暴亂以來,至今共有來自逾300間中學合共2,393名學生被捕,佔總被捕人數近四成,涉及全港逾六成中學。參與暴亂年紀最輕的12歲,小學畢業剛升入中學;而殘忍地用刀片割殺警員脖頸的暴徒也才只有19歲。青少年不諳世事,青春熱血,易於衝動,易受蠱惑。而多年來正面教育的缺失,為他們偏聽偏信打下基礎。動亂6個月來,有教師在網上發佈仇警言論,在校園裡鼓動學生罷課;有教師親自帶學生參加非法集會。不可否認,此次動亂撕裂社會,形成社會的大對立。但無論個人政治取態如何,作為責在育人的教師,絕對不能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加諸在學生頭上,更不能鼓動學生參與暴力行動。這不僅是缺乏基本職業道德,更是一種犯罪行為。鼓動學生當炮灰,毀掉學生未來,毀掉香港未來,如此的教師當然需要懲處。據悉,香港教育局自6月中至11月初,已就106宗與動亂有關的教師專業操守個案展開調查,初步完成60宗個案,約30宗初步成立,正考慮作出懲處。教育局還表示,對於被捕教師,如確立教師有違法行為,他們除了要承擔法律責任外,教育局會根據《教育條例》嚴肅跟進,若情況嚴重,可以取消其教師註冊。此次懲處違反專業操守的教師,的確有「亡羊補牢」之意。但汲取這個教訓「未為晚也」。面對香港的滿目瘡痍,社會各方都需要反思,教育局更是需要深刻反思,汲取教訓。教師必須是香港的建設者,而不是暴力的煽動者推動者,不能成為香港的毀滅者,這是毋庸置疑的。ㄛ拻堎ㄛ刓豪擭鞦ㄛ喃雛覂汜儂迵洷咡﹝﹝婓挕犖源組瓟埏笢ㄛ佸Ч斯蝌佮尕痦●粒狊紹譯購曀饒鉔磩玷斯蝌佷晾奕齤熊躉槳蓅皕蔡梑諂熊儷蹎鯜閡僭移眶媔購憿迭乘棵嘖穘汛瞉都畋蠅婞堁蝶芚鹹騷炮購憌疥肱鐘橐做證遠衝噙毞華﹝﹝
陝債2021-02-27 21:12:56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劉蕊鄭州報道)2020年3月7日,是柏楊先生百年誕辰,人民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了36卷本的白話版《柏楊版資治通鑒》。《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著作,與《史記》並稱「史學雙璧」,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歷時19年完成。記錄了春秋戰國至宋朝建立之前,總共1362年歷史發展的軌跡。由於《資治通鑒》為文言文,現代人閱讀有諸多不便,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柏楊用獨特的語言,將全書翻譯為白話文,將舊時帝王之「借鑒」,轉化為現代百姓的「明鏡」,成為當下讀者掌握歷史規律,釐清混沌時局,看清未來道路的最佳讀本。在出版時,人民文學出版社按荌禤a地圖出版標準,在原有歷史地圖基礎上,重新補繪了今天的中國疆域邊界,這是《柏楊版資治通鑒》歷史地圖表達更規範、更準確的權威版本。《柏楊版資治通鑒》隨書附送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精心梳理製作的時空地圖,使讀者可以觀其大略,一張地圖全景式地看懂《柏楊版資治通鑒》講述的中國1362年歷史的發展脈絡,以及重要節點發生的事件。同時,隨書還附送一個《柏楊版資治通鑒》書目版鼠標墊,展示了時間之輪一環一環地前進--歷史是如何因果相續,是非成敗,一目瞭然。為了紀念這位在華人讀者中擁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人民文學出版社還特別邀請各方嘉賓,舉辦一系列網絡直播活動,希望從多個方面給讀者介紹柏楊先生的生平和文化成就。直播活動中,中國現代文學館原副館長周明老師講述「我與柏楊二三事」,分享他與柏楊先生二十多年的友誼;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曉明教授談「柏楊雜文的文化意義」;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李凱就《柏楊版資治通鑒》的出版,與司馬光、柏楊進行一次:「跨越千年、百年和當代的對話」,以史為鑒,講述讀歷史對當代人的啟示和作用。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至2008年4月29日逝世,柏楊先生筆耕半個世紀,為讀者留下了作品計百餘部,成就非凡。《柏楊版資治通鑒》被譽為最有價值和最暢銷的一部書,《中國人史綱》被列為對社會有影響力的書,《醜陋的中國人》則在當代華人世界中流傳最為廣泛。從2005年開始,人民文學出版社與柏楊先生合作,陸續出版了包括《醜陋的中國人》、《柏楊全集》、《中國人史綱》、《中國人史綱青少年版》在內的一系列作品,是柏楊先生的原創性論著第一次最完整地在中國大陸集中推出,深受廣大讀者朋友的喜歡。ㄛ碧山書局遊學:兩天一夜;陳家鋪平民書局遊學:三天兩夜;雲夕圖書館遊學:兩天一夜;廈地水田書店:兩天一夜。近年,先鋒書店在內地開出13家特色分店,書店文化遊學,使先鋒書店一次又一次成為眾多文藝青年享受詩意閱讀的打卡目的地。2019年9月28日,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屏城鄉廈地村,先鋒廈地水田書店在金色稻浪中開業。一棟老房子殘存的三面土牆內,新的建築介入,廢墟在書本的簇擁下重生。「到最貧瘠的土壤播種文化,去最偏遠的鄉村開設書局,因為我堅信中國文化的根在鄉村。」錢小華毫不掩飾自己對鄉村書局的情有獨鍾。一位讀者說,廈地水田書店最好的風景是「一川星月光流渚」,看書再看天,看那穿石的水滴停在夜空裡。從扎根於無錫惠山古鎮祠堂群中的惠山書局、見證中國近代史的南京總統府夕佳樓內的民國書院、南京博物院內民國館的新生活書局、中山陵永豐詩舍,到置身徽州古祠堂裡的碧山書局、浙江山頂上的雲夕圖書館、浙江松陽懸崖古村落裡的陳家鋪平民書局、福建廈地水田書店等。時光荏苒,玫瑰盛開。錢小華將開書店當做一門手藝,「聚成一束光,傳遞愛。」﹝砑補岈﹜夔補岈﹜補傖岈ㄛ※砑補§岆珂樵沭璃﹝﹝